胃癌肝转移,怎么治疗?

胃癌转移中,以肝转移最常见,占 5%~29%。胃癌肝转移,按照肝脏转移灶的数目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按照分布情况不同可分为局限型、散发型和弥漫型。对于不同类型的肝转移,医生采取的治疗模式可能不同,患者的结局也会有所不同。

肝转移后生存情况如何?

目前,肝切除术仍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途径。

然而,由于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多为肝内多发或弥漫型转移,因此,能够接受肝切除的患者很少,仅有 10% 左右,且术后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不足 20%。

肝转移灶数目成为影响患者结局的最重要因素,与术后生存期成反比,即转移灶数目越多,患者术后生存期越短。

肿瘤未侵犯肝外的肝转移如何处理?

胃癌术后肝转移的患者,如果肝外脏器、淋巴结及腹膜没有受到侵犯,医生一般考虑以下治疗方式:

  • 肝切除  适用于单发性肝转移和局限于半肝内的多发性肝转移。对于这部分患者,肝切除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式。
  • 姑息性肝切除  适用于转移灶数目不超过 3 个的散发型肝转移。就对患者结局的作用而言,姑息性肝切除已逐渐受到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的挑战。
  • 肝动脉灌注化疗  适用于转移灶数目超过 4 个的散发型肝转移和弥漫型肝转移。这部分患者不适宜进行肝切除,HAIC 通常会作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

肿瘤侵犯肝外的肝转移如何处理?

胃癌术后肝转移的患者,如果肿瘤同时还侵犯了肝外脏器、淋巴结或腹膜,通常无法进行手术。对这类患者,全身联合化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医生可能还会考虑生物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支持治疗等,但这些治疗对改善患者结局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在发现肝转移后,医生需要判断肝转移的情况,包括转移灶的数目、分布情况,并同时评估肿瘤是否侵犯了肝外的其他脏器、淋巴结或者腹膜。综合上述情况后,医生会做出个体化的治疗建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侯文彬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