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手心发热,可先测量孩子体温,以免高热导致不良后果。
正常人的体温在36-37℃之间,在一天内下午较早晨高,运动、劳动或进食后体温都会有所上升,但不会超过1℃。所以对于儿童手心温度偏高生理因素有:运动后产热增加,衣着较厚散热减少等,当解除诱因即休息后、减少衣物等措施后,体温大多可降至正常。若无改善则须考虑病理性因素。
病理因素:常见的有感染和非感染两大类。1.感染性发热,各种儿童常见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导致的,不论是局部性还是全身性,均会出现发热。2.非感染发热,儿童常见的有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药物热)、皮肤病(过敏性皮炎)、恶性肿瘤、颅内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等,以上疾病均会出现发热。
由以上各种导致孩子体温升高的因素可见,当孩子出现手心发热先不要紧张,首先测量体温,观察孩子精神、食欲等一般情况,若良好,可继续观察,监测体温,若出现高烧、精神萎靡不振等,需积极降温,及时就诊,降低不良风险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