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Apatinib)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物,2014 年 12 月 13 日获中国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上市,用于至少接受过 2 线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治疗。
虽然目前尚没有在乳腺癌中应用的适应证,但是多项研究证实,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有一定疗效。
目录
阿帕替尼为什么能抗癌?
存在于肿瘤周围的大量异常血管,为肿瘤生长提供营养。在血管新生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发挥重要作用,肿瘤会大量分泌这种因子,来刺激肿瘤组织的血管疯狂增生。
阿帕替尼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2 的选择性抑制药物,阻断刺激性信号传送,从而抑制肿瘤组织内部新生血管的形成。切断了肿瘤的营养供应,理论上就能抑制肿瘤生长。
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治疗后进展,阿帕替尼单药治疗仍可获益
阿帕替尼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已有多项研究展现了阿帕替尼的疗效。
一项 Ⅱa 期研究中,有 25 例先前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化疗失败的乳腺癌患者,无一例外都是三阴性。这些患者接受阿帕替尼单独治疗,有 8 人达到缓解,9 人病情稳定。实现疾病缓解的患者中,有 2 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随后的Ⅱb期研究中,56 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总缓解率仅为 10.7%,临床获益率达到 25%,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 3.3 个月和 10.6 个月。不过,有 2 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俗,随访结束后仍维持缓解状态,无进展生存期分别长达 14.7 个月和 30 个月。
用药安全性方面,阿帕替尼治疗期间,大约 30% 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调整用药剂量。常见血液毒性包括: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贫血,其他还有手足皮肤反应、蛋白尿、高血压以及转氨酶升高。这些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经处理后患者基本可耐受。
还有一个小型研究回顾分析 8 例晚期患者的治疗情况,阿帕替尼能够控制肿瘤恶化进展。
阿帕替尼的研究情况
关于阿帕替尼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仍在探索中,包括:
- 在不同乳腺癌中的研究,例如局部复发或转移的乳腺癌、HER2 阴性乳腺癌、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等;
- 与不同药物联合应用的研究,包括与多西他赛、卡培他滨、紫杉醇、长春瑞滨、依西美坦等联用;
- 在不同治疗中的应用,例如用于新辅助化疗;
- 更多预测疗效的研究。
小结
对于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在多种药物治疗失败后,阿帕替尼单药治疗仍可获得一定的肿瘤控制效果,是一种颇具前景的药物。应用时需警惕其不良反应。
鉴于该药的抗血管作用特征,期待未来研究者能针对具有高血管依赖性的乳腺癌开展更多研究,关于疗效预测的研究也能尽快获得答案,使得更多乳腺癌患者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