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慢性髓性白血病诊疗指南
(2022 年版)
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 是一种以髓系增生为主的造血干细胞恶性疾病。CML 全球的年发病率为(1~2)/10 万,占成人白血病总数的 15~20
, 各个年龄组中均可发生;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中位诊断年龄在亚洲国家偏年轻(40~50 岁),欧美国家年长
(55~65 岁),男女比例约 1.4∶1,自然病程为 3~5 年,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应用使 CML 的病程彻底改观,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CML 已经成为一种慢性可控制的肿瘤。
如果患者出现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增多或伴脾大,外周血中可见髓系不成熟细胞,应高度怀疑 CML。存在Ph 染色体和/或BCR-ABL 融合基因阳性是诊断CML 的必要条件。
疑诊 CML 时,需注意患者有无其他疾病史(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特殊服药史、妊娠或应激状况。如果WBC 增多不能以类白血病反应解释,需要进行细胞遗传学和分子
学检查,鉴别是否为CML 或其他髓系增殖性肿瘤等疾病。1.类白血病反应:见于感染、药物、妊娠、恶性肿瘤、
应激状态等。
有相应与原发病相关的临床表现。WBC可达50×109/L或 以上,外周血中可见中、晚幼粒细胞,但少有原始细胞,也无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原发病控制后血象恢复正常。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阴性。
2.髓系增殖性肿瘤。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红细胞增多为突出表现, 伴有红细胞增多所致高黏血症,并多有脾大等临床表现;白细胞轻度增多,但一般不超过50×109/L,血小板也有轻度增加,红细胞容量明显超过正常值。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高, Ph 染色体或BCR-ABL 融合基因为阴性, 95
患者检测到JAK2V617F突变。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增多显著≥450× 109/L,骨髓中大而成熟的巨核细胞增殖,可以检出JAK2、CARL或MPL突变或其他克隆性异常标志,但Ph染色体和BCR-ABL融 合基因均为阴性。
-
骨髓纤维化:骨髓中网状纤维和胶原显著增生, 骨髓中巨核细胞增殖并伴有异型性,可以检出JAK2、CARL或MPL突变或其他克隆性异常标志,但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 基因均为阴性。
CML 的疾病过程一般分为 3 个阶段:慢性期(chronic phase,CP)、加速期(accelerated phase,AP)和急变期
(blast phase,BP)。大部分 CML 患者就诊时处于 CP,常隐匿起病,约 20~40
的患者没有症状,在常规检查时发现白细胞计数增多,也可以表现为疲劳、体重下降、盗汗、脾大、贫血或血小板增多。有些患者没有经过 CP 就以 BP 就诊, 大部分CP 患者自然病程 3~5 年内即可发展为进展期(AP 和BP)CML。疾病的进展伴随着临床表现的恶化及严重的贫血、 血小板减少与脾大所带来的相关症状。约 70
BP 患者转变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20 ~30
转变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ML 的分期标准见表 1。
表 1.CML 分期
分期 WHO 标准
慢性期 未达到诊断加速期或急变期的标准
加速期 (1)外周血和/或骨髓有核细胞中原始细胞占 10
~19(2)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
-
与治疗无关的血小板降低(﹤100×109/L)或治疗无法控制的持续血小板增多(>1000×109/L)
- 治疗无法控制的进行性脾脏增大和白细胞计数增加
- 治疗无法控制的进行性脾脏增大和白细胞计数增加
-
治疗中出现除费城染色体外的细胞遗传学克隆演变急变期 符合至少 1 项下列指标:
外周血白细胞或骨髓有核细胞中原始细胞≥20
- 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骨髓活检出现大片状或灶状原始细胞
注:WHO 标准中原始细胞可来源于髓系(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系、巨核系或上述任意组合)和/或淋巴系,对于少数形态学难以分辨原始细胞来源者,推荐免疫分型予以确认;片状和簇状巨核细胞增生伴有显著的网硬蛋白或胶原蛋白纤维化和/或严重粒细胞发育不良提示加速期。上述现象常伴随加速期其他特征,目前尚未作为独立诊断依据。
目前,常用的评分系统为Sokal 和ELT(S EUTOS long term
survival)积分,均以临床指标作为与 CML 相关生存期的预测因素,计算公式如表 2 所示。研究显示,ELTS 积分的年龄权重低于 Sokal,对高危组的长期结局预测更准确。无论哪种评分系统,高危均预示治疗反应差和生存期缩短,应进行 更严密的疗效监测和更积极的治疗。
表 2. Sokal 和 ELTS 积分公式
公式 低危 |
中危 |
高危 |
Sokal 积分 |
||
Exp[0.0116×(年龄-43.4)]+0.0345× <0.8 |
0.8~1.2 |
>1.2 |
(脾脏大小-7.51)+0.188×[(血小板
/700 ) 2-0.563]+0.0887 × ( 原始细胞 |
||
-2.10) |
||
ELTS 积分 |
0.0025×(年龄/10)3+0.0615×脾脏大 ≤1.5680 |
1.5680 |
~ >2.2185 |
小+0.1052×外周血原始细胞+0.4104× |
2.2185 |
|
(血小板计数/1000)-0.5 |
注:血小板单位为×109/L,年龄单位为岁,脾脏大小单位为肋下厘米数,原始细胞为外周血分类中所占百分数。所有数据应在任何 CML 相关治疗开始前获得。
超过 85的患者发病时处于慢性期,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因查体或偶然发现血常规异常或脾大。典型症状包括乏 力、低热、盗汗、左上腹胀满、体重下降等症状。查体可触 及肿大的脾脏,或腹部B 超显示脾大。如果疾病处于加速期或急变期,病情恶化,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骨痛、脾脏 进行性肿大等症状。
WBC 增多,可伴有血红蛋白下降或血小板增多。外周血白血病分类可见不成熟粒系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增生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可伴有巨核细胞系增 生,相对红系增殖受抑。
以显带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可见 Ph 染色体。
外周血或骨髓标本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检测,确认存在 BCR-ABL 融合基因。如果 BCR-ABL 融合基因为阴性,需检测 JAK2、CARL 和 MPL 突变等髓系增殖性肿瘤相关的基因突变。
2000 年后,针对 CML 发病机制中关键靶分子 BCR-ABL 融合蛋白研发上市的首个 TKI 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开启了CML 的靶向治疗时代。伊马替尼能相对特异的抑制BCR-ABL 激酶活性,在体外实验中,抑制 CML 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伊马替尼的问世,显著地改善了 CML 患者生存期,80~
90 的患者的生存期接近正常人,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初发 CML-CP 患者长期结果证实,10 年生存率为 80
~90
。二代 TKI(如尼洛替尼、达沙替尼、博舒替尼和拉多替尼)、三代 TKI(如普纳替尼)的陆续面世,加快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反应率和反应深度,有效克服了大部分伊马替尼耐药,也为伊马替尼不耐受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使致命的 CML 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
国际上推荐的 CP 患者一线 TKI 包括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博舒替尼和拉多替尼。CML 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 年版)推荐的药物及其用法包括伊马替尼 400mg/d 或尼洛替尼 600 mg/d 或氟马替尼 600mg/d 或达沙替尼100mg/d。
CML 的治疗目标包括延长生存期、减少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和获得无治疗缓解(即停药)。一线 TKI 的选择应 当在明确治疗目标基础上,依据患者的疾病分期和危险度、年龄、共存疾病和合并用药等因素选择恰当的药物。中高危 患者疾病进展风险高于低危患者,适合选用二代TKI 作为一线治疗。对于期望停药的年轻患者,选择二代 TKI 有望快速获得深层分子学反应(deep molecular response,DMR), 达到停药的门槛。对于年老和或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一代TKI 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而二代 TKI 相关的心脑血管栓塞性事件、糖脂代谢异常和肺部并发症可能是致死性的不良反应, 特别需要谨慎使用。
疾病监测已成为TKI 治疗中密不可分的组成,它不仅用于评估患者体内白血病负荷的变化,判断治疗反应,还有助 于保证治疗的依从性,发现早期耐药,预测远期疗效,指导个体化治疗干预,并降低总体治疗费用。TKI 治疗期间的监测包括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学和 ABL 激酶区突变反应分析。
血液学监测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和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以判断疾病分期并评估血液学反应。细胞遗传学监测包括传统的染色体显带(G 显带或 R 显带)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观察 Ph 阳性细胞的比例,以评估细胞遗传学反应,
并可发现 Ph 染色体变异和 Ph 阳性(Ph+)或 Ph 阴性(Ph-) 细胞的附加异常,识别高危人群和疾病进展。分子学监测采用 实 时 定 量 逆 转 录 PCR (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mediated PCR,qRT-PCR)方法,精确识别体内 BCR-ABL 转录物水平,是最常用和敏感的评估CML 疾病负荷的方法,敏感性为 0.001~0.01
。qRT-PCR 推荐以外周血为标本,具有方便、微痛、可重复、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ABL 激酶区突变分析可以应用外周血或骨髓为标本,推荐的方法为直接测序法(Sanger 测序法,敏感性为 10
~20
)或针对 BCR-ABL 激酶区的二代测序,以发现ABL 激酶区点突变,识别 TKI 耐药,指导后续治疗选择。
(三)治疗反应。
CML 患者的治疗反应包括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标准见表 3。
表 3 CML 患者的治疗反应
反应 定义
血液学* 完全血液学反应(Complete
hematological response, CHR)
白细胞<10×109/L 血小板<450×109/L
外周血无髓系不成熟细胞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5
无髓外浸润的症状或体征,脾脏不可触及
细胞遗传学 完 全 细 胞 遗 传 学 反 应 Ph+ 0
( Complete cytogenetic response, CCyR)
部 分 细 胞 遗 传 学 反 应
( Partial cytogenetic response, PCyR)
Ph+ 1~35
次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inor cytogenetic response , MinorCyR)
Ph+ 36~65
微小细胞遗传学反应(Min 伊马替尼 al cytogenetic response, MiniCyR)
Ph+ 66~95
无反应( No cytogenetic response, NoCyR)
Ph+>95
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ajor cytogenetic response , MCyR)
Ph+≤35
分子学 主要分子学反应( Major
molecular response, MMR) 或 MR3.0
BCR-ABL≤0.1 (IS)
MR4.0 BCR-ABL≤0.01(IS);或 ABL 转录
物>10 000 时 BCR-ABL 不可测得
MR4.5 BCR-ABL≤0.0032(IS);或 ABL 转
录物>32 000 时 BCR-ABL 不可测得
MR5.0 BCR-ABL≤0.001(IS);或 ABL 转
录物>100 000 时 BCR-ABL 不可测得
注:*,血液学反应达到标准需持续≥4 周;IS,国际标准化(International scale)。
TKI 用于一线治疗时,在重要时间点根据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监测的指标,欧洲白血病网(European LeukmiaNet,ELN)推荐(2013 年版)将患者疗效分为最佳、警告和失败,见表 4。
表 4 欧洲白血病网推荐(2013 年版)
一线酪氨酸抑制剂治疗反应标准
最佳 警告 失败
基线 NA 高危,或 CCA/Ph+, NA 主要途径
3 个月 BCR-ABL ≤ 10
和/ 或 Ph+≤35
BCR-ABL>10 和/ 或Ph+36
~95
无 CHR 和 / 或Ph+>95
6 个月 BCR-ABL<1
和/ 或Ph+0
BCR-ABL 1~10
和
/或 Ph+ 1~35
BCR-ABL>10
和 / 或Ph+ >35
12 个 月 BCR-ABL ≤0.1
BCR-ABL>0.1 ~1
BCR-ABL>1
和 / 或
Ph+ >0
之后任何时间 BCR-ABL≤0.1
CCA/Ph-(-7 或7q-) 丧失 CHR
丧失 CCyR 确认丧失 MMR* 突变
CCA/Ph+
注:CCyR,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HR:完全血液学反应;MMR,主要分子学反应即 BCR-ABL≤0.1或更好;NA,不适用;*,在连续 2 次检测中,其中 1 次的 BCR-ABL转录水平≥1
;CCA/Ph+,Ph+细胞克隆性染色体异常;CCA/Ph-,Ph-细胞克隆性染色体异常。
ELN 推荐(2020 年版)更强调各个时间点分子学反应的
重要性,并且 TKI 一线和二线治疗反应评估标准统一共用一个。相同的观点是,达到”最佳”反应的患者预示持久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可维持原治疗;达到”失败”的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需要及时转换治疗;”警告” 则是处于二者之间的灰色地带,患者需要密切监测,一旦达到”失败”标准,应尽快转换治疗方案。
(四)二线 TKI 治疗。
ABL 突变类型是选择二线TKI 的首要指标,见表 5。伊马替尼耐药患者中只有 20~50
存在 ABL 突变,而绝大多数突变对两种二代TKI 用药的敏感性并无差异或者并不清楚有无差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分期、年龄、 共存疾病及药物不良反应来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对于CP 患者,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均可选择,而对于进展期患者, 达沙替尼更有优势。如有肺部疾病、出血病史以及正在接受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患者,尼洛替尼可能更为合适。相反, 达沙替尼更适合有胰腺炎、糖尿病的患者。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没有明确的可以指导选择用药的依据时,可参考医生对
药物的熟悉程度、患者的生活习惯、价格等做出选择。老年患者和既往有TKI 不耐受患者,可以考虑适当减少剂量的治疗。
表 5 根据 ABL 突变状态选择治疗方式
突变 治疗选择
T315I 普纳替尼,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试验V299L 普纳替尼,尼洛替尼
T315A 普纳替尼,尼洛替尼,伊马替尼*,博苏替尼
F317L/V/I/C 普纳替尼,尼洛替尼,博苏替尼
Y253H,E255K/V, F359C/V/I
普纳替尼,达沙替尼,博苏替尼
任意其他突变 普纳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博苏替尼
注:*,如果是在达沙替尼治疗中出现的。目前博苏替尼针对伊马替尼耐药突变的临床数据不多,部分体外数据显示 E255K/V 突变对博苏替尼敏感性不足。
(五)无治疗缓解。
对于已经取得长期、稳定、深层分子学反应的 CML-CP
患者,停用 TKI、追求无治疗缓解(Treatment free remission, TFR)可以视为一个新的治疗目标。虽然已有数版欧美国家TFR 指南的公布,但很多问题尚未解决。由血液病专家和 CML 患者倡导者(部分有停药经历)组成的欧洲指导组,以患者
为中心,旨在指导患者的治疗选择(包括TFR),帮助建立更好的医患关系,并满足患者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欧洲指导 组从患者-医生联合的独特视角,发布了如何认识和实践 TFR 的讨论推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什么是TFR,TFR 的合适时机,哪些人符合或不符合停药,患者停药需要考虑的 因素,停药综合征,潜在的患者心理问题,分子学复发和重 启治疗。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关于CML 患者追求停药和尝试TFR 的综合推荐,值得关注该领域的中国患者和医生借鉴,内容见表 6。
表 6 欧洲指导组综合 CML 患者-医生的讨论,
对停药和尝试 TFR 的建议
CML 治疗目标 (1)早期目标是快速减少肿瘤负荷或白血病数量
- 长期目标是最长的生存期
- 与诊断 CML 前相同的生活质量
TFR 的定义和时机 (1)定义:TFR 指停止 TKI 治疗的患者持续维持 MMR 且不需要重启治疗的一种状态
(2)时机:CML 慢性期患者持续达到稳定 DMR 至少 2 年可以考虑停药、尝试 TFR
哪些患者符合尝试 TFR 的标准
尝试 TFR 前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初诊时处于慢性期
- 未曾在任何时间、对任何 TKI 发生耐药
- 达到 DMR 至少 2 年
- 患者应该充分知情 TFR,并积极主动的停药而非迫于压
力
-
患者应当充分理解分子学复发并不代表治疗”失败”,此时需要重启治疗
- 分子学监测可在 2~4 周内重复进行
- 分子学监测可在 2~4 周内重复进行
哪些患者不适于尝试 TFR
已经取得 MMR 但仍未达到 DMR 的患者不适合尝试 TFR!
-
医生应该确保这些患者持续治疗并达到治疗目标或处于安全港湾,获得与普通人相似的寿命
-
这些患者可以维持原治疗,等待达到更深层分子学反应,只要达到持续 DMR,TFR 就有可能尝试
-
如果患者渴望停药或有特殊需求需要改变治疗,医生应当同患者沟通转换 2 代 TKI,以帮助患者取得更深的分子学反应
-
医生需要告知患者不同 TKI 的副作用
-
患者考虑停止 TKI 治疗
患者停药前应当考虑或知晓以下因素:
- 医生应该强调随访的重要性和频率,患者需要更加频繁的就诊
- TFR 并不意味着疾病治愈,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分子学复发,并需要重启治疗
- 即使获得 TFR,医生也应当提醒患者需要持续甚至终生门诊随访和定期监测
TKI 停药综合征 对于考虑停药的患者,医生应当与之沟通 TKI 停药综合征以及如何处理:
- 有些患者停药后会出现肌肉骨骼痛,一般给予止痛药
即可
-
除了持续监测疾病,常规门诊检查能够帮助识别出先前 TKI 治疗引起的长期毒性,即使已经停药仍可发生
- 停药综合征应该予以监测并可以治疗
- 停药综合征应该予以监测并可以治疗
停药和尝试TFR 的心理影响
- 目前指南没有提到关于停止 TKI 和尝试 TFR 治疗带来的心理问题
- 指导组提倡关注 TFR 患者潜在的心理问题并作常规监测,因为专业的心理帮助对某些患者是有必要的
- 医生应当意识到 TFR 监测中 BCR-ABL 水平波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
分子学复发和重启治疗
患者应该知晓无治疗期持续时长不一,几个月或数年。医生应该解释由于分子学复发引起重启治疗的可能性
注:DMR,深层分子学反应即 BCR-ABL 转录物≤0.01;MMR,主要分子学反应即BCR-ABL 转录物≤0.1
;TFR,无治疗缓解。
欧洲指导组强调了符合TFR 条件患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并提倡CML 患者应该到能够提供高质量、规律性分子学监测、具有专业的 CML 医生和心理支持的医院就诊。尽管当前不确定哪些患者是尝试 TFR 的最佳群体,哪些因素可以预测停药后主要分子学反应丧失,但持久的 TKI 治疗时间和 DMR 持续时间、规律的高质量分子学监测是TFR 成功的有利保障。目前,进行停药试验和尝试 TFR 的患者中大部分是持续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尚并无证据显示停止伊马替尼和二代 TKI 用药后分子学复发的概率有别,即伊马替尼和二代 TKI 停药获
得 TFR 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但接受二代 TKI 治疗的确可以缩短达到符合停药的标准。随着尝试TFR 成为许多CML 患者的追求和疾病管理的一部分,患者对停药的担忧将是患者- 医生讨论中的首要问题。因此,充分的知情和更多的 TFR 数据将会使更多的 CML 患者愿意尝试停药。强调充分的沟通、合适的人群、合适的时机、规范的高质量监测和管理是CML 患者追求 TFR 成功的必要条件。
(六)进展期患者的治疗。
针对 AP 和 BP 患者,伊马替尼推荐初始剂量为 600mg/d 或 800mg/d,尼洛替尼为 400mg 每日 2 次,达沙替尼为 70mg 每日 2 次或 140mg 每日 1 次。
关于进展期患者的治疗,分为未曾使用过TKI 的和在TKI 治疗中由 CP 疾病进展至 AP 或 BP 的 2 种。所有 BP 患者和未获得最佳治疗反应的AP 患者均应在 TKI 或联合化疗获得反应后推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附录 1:
图1.慢性髓性白血病诊治流程图
附录 2:
组长:黄晓军
成员:王婧、付海霞、许兰平、江倩、江浩、张晓辉、 杨申淼、张圆圆、贾晋松、黄晓军、路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