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来了,许多疾病都会在这个气温低的时候发作,据统计,冬季70%以上的死亡高峰都出现在强冷空气影响后的三天内。糖尿病患者在冬天要保护好自己。
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会促使血糖波动、血压升高。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严寒更易导致患者感冒,从而诱发肺感染。
此外,严寒还会使外周血管收缩,增加糖尿病足的风险。
预防感染特别重要
在寒冷冬天人们往往门窗紧闭,这就造成空气不对流,室内聚集的烟雾、尘埃、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等难以排出,室内空气污浊,特别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正确的做法是,在房间设置气窗或定时开窗通风。通风时,糖尿病患者注意避免身体遭受寒风袭击,以免着凉。
在饮食方面,虽然冬季消化液分泌增多,人的食欲较好,但还要控制饮食,以清淡、多样、富含多种营养素的食物为主。
冬天气温的降低会造成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皮肤弹性下降,皮肤感染、尿路感染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有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患者,很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甚至成为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所以,糖尿病患者预防感染特别重要。
寒冬里的三个提醒
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寒冷导致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增多,而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减少,所以血糖易波动,应增加血糖监测频率,要特别注意夜间血糖波动
避免糖尿病足:寒冷可使外周末梢血管收缩,影响下肢及足部供血,加重或诱发糖尿病足的发生,所以要及时保暖。冬季出汗少、皮肤干,足部容易皲裂,所以要每天检查双足,每晚用40摄氏度左右热水泡脚15分钟,做10分钟足底按摩有助于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洗完脚后可擦一些护肤霜,保持皮肤的润滑。
穿宽松保暖的的鞋,避免冻伤。避免用手撕脚皮和擦脚趾止痒,以防皮肤破损招致化脓性细菌感染。
预防情绪低落:糖尿病患者中有50%患有不同程度抑郁,而冬天寒冷,出门活动少,朋友很少聚会聊天,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情绪激动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负性情绪影响,保持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