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肾癌患者一线治疗失败后,该怎么办?

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多数肾癌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然而,约有 30% 的患者在就诊时已是晚期。此外还有 10%~20% 的早期治疗患者会复发。

目前,国内常用的晚期肾癌一线治疗药物包括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和帕唑帕尼。以往,晚期肾癌一线治疗失败后几乎无药可用,近年来很多新药问世,打破了这个窘境。

目前,全球范围内获批用于晚期肾癌的二线药物包括: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也就是俗称的“靶向药”,所针对的靶点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能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使肿瘤“缺血而死”。这类药物应用最广,包括阿昔替尼、仑伐替尼、卡博替尼,其中卡博替尼除VEGF之外,还有多个靶点。
  • 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抑制剂:mTOR是细胞生长和增殖的重要调节因子,是这类药物的靶点,代表药物有依维莫司。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就是近期热门的“免疫治疗”,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 PD-1 系统对人体免疫的干扰作用后,将重新激发患者免疫系统针对肿瘤的杀伤效应。主要代表药物是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欧狄沃,O药)。

表 1. 主要的晚期肾癌二线用药及适用人群

二线用药 欧美获批适应症 适用人群 给药方式
依维莫司
  • 美国:舒尼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失败;
  • 欧洲:既往一种 VEGF 靶向药物治疗失败。
  • 不适合或不耐受其他二线药物
  • 需要进行透析
口服
阿昔替尼
  • 美国:舒尼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失败;
  • 欧洲:既往一种 VEGF 靶向药物治疗失败。
  • 对其他二线药物耐受性差
  • 预后良好
  • 一线采用干扰素治疗 
口服
纳武利尤单抗
  • 美国:既往一种抗血管生成剂治疗失败;
  • 欧洲:一线治疗失败。
  • 年龄 <65 岁
  • 肿瘤进展风险较高
  • 伴有肾功能受损或需要进行透析 
静脉输注持续至少 60 分钟

卡博替尼(尚未在我国上市)

  • 美国:既往一种抗血管生成剂治疗失败;
  • 欧洲:既往一种 VEGF 靶向药物治疗失败。
  • 年龄 <65 岁
  • 肿瘤进展风险较高
  • 伴有肾功能受损或需要进行透析 
空腹口服
仑伐替尼+依维莫司
  • 美国:既往一种抗血管生成剂治疗失败;
  • 欧洲:既往一种 VEGF 靶向药物治疗失败。
  • 病情严重或预后差,需强化治疗
口服

晚期肾癌二线方案,如何选择?

这些二线药物该如何选择呢?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就晚期肾癌的二线治疗进行了如下推荐,其中纳武利尤单抗和卡博替尼是二线治疗的首选用药。

表 2. NCCN 推荐的晚期肾癌二线用药

推荐等级 药物
1 类首选 纳武利尤单抗、卡博替尼
1 类 阿昔替尼、仑伐替尼+依维莫司
2A 类 依维莫司

注:1类推荐是指基于较高水平的证据(例如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且NCCN委员会达成一致意见。2A类推荐是指基于较低水平的证据且NCCN委员会达成一致意见。1类推荐的证据力度更强,也更具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