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住院过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凌晨睡的正香的时候,护士却过来测血糖了?这是为什么呢?
住院患者白天通常测量 5 次血糖,即空腹、三餐后、睡前,而有些患者白天测量的血糖水平基本正常,睡前测量血糖也正常,却可能在凌晨 1:00~3:00 时出现低血糖反应,病情较轻的患者会感觉到饥饿、大汗、心悸,进食后缓解,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会突发意识不清、精神错乱,甚至在睡梦中直接进入昏迷状态,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会有生命危险。这类患者通常早起时血糖又会升高,患者常感觉头痛、恶心,称为“苏木杰现象”,即“血糖低又高”。
因此,对于部分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的高危患者,医生会增加一次凌晨血糖测量。
此外,还有部分患者虽然夜间血糖比较平稳,但在黎明时分(3:00~9:00)出现高血糖,称为“黎明现象”,即“血糖高又高”。黎明现象会影响整体血糖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病情加重。因此,黎明现象对血糖管理有重要意义,针对性地控制黎明现象,不仅能够减少一天中血糖波动,而且有利于维持血糖长期稳定。
但“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有时候不容易区分,所以通常选择最佳的测量时间是凌晨 3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