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乳腺癌这么危险,为何医生不赶紧为我切除?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早,乳腺疾病特色诊治中心门诊大厅前就热闹了起来,患者虽多,但大家都井然有序地等待着就诊。

“哎呀,应医生,我们又见面了。”肖敏(化名)一边说着一边走进诊室。在主诊医师应医生的从医生涯中,这是给他印象很深的一位患者,两个人的故事始于 3 年前的一个下午。

初诊,高度怀疑炎性乳腺癌

那天应医生下午出门诊,快到下班时间时,已经陆续接待了很多新老患者。“医生医生,我的乳房发炎了,快给我打点消炎药吧,好了我还得回去带孙子呢。”肖敏一进诊室就喊了起来,一副很焦急的样子,让原本略显疲惫的应医生也跟着神情一紧。

然而,一番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后,经验丰富的应医生发觉了异常。肖敏可能并不是急性乳腺炎!

  • 急性乳腺炎一般多发于年轻女性,例如哺乳期女性由于乳汁淤积所致。肖敏已经 55 岁,一般来说,这个年龄的女性患急性乳腺炎的可能性很小。
  • 细菌感染导致的浆细胞性乳腺炎?可能并不是!细菌感染性乳腺炎一般有发热、疼痛等局部症状,而肖敏整个左乳房大片红肿,却没有发热、疼痛的表现。
  • 还有重要的一点,在左乳房外侧,摸到了一枚鸡蛋大小的肿块,肿块摸起来很硬,边界也不清楚。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应医生告知肖敏很有可能是炎性乳腺癌,并要求她先去做一个乳腺彩超检查。

乳房彩超:进一步诊断炎性乳腺癌

得知自己可能是乳腺癌,肖敏着实不敢相信,仍然坚称自己的乳房只是发了炎而已。在应医生的耐心解释和坚持下,肖敏最终决定做乳房彩超检查。

刚把超声探头放到肖敏的乳房上,检查的医生就发现了异常,“左乳房肿块边界不清楚,而且有丰富的血流,肿块周围皮肤水肿增厚”,“有可能是炎性乳腺癌,快把报告拿给医生看,可能需要马上治疗”。

既然是癌,要不要赶快切了?

诊断报告让肖敏更急了,癌症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她再次来到应医生的诊室,要求医生马上安排她住院手术,把病变的乳房切除掉。

然而,应医生却答复她,“炎性乳腺癌比较特殊,病变范围通常比较大,皮肤下面的淋巴管里也经常会有肿瘤细胞,所以,您目前不适合直接做手术,需要先进行药物治疗,等到病情缓解后,再选择合适的时机做手术。”经过应医生的耐心解释,肖敏有了心理准备。

由于病情紧急,应医师很快就安排肖敏入了院。入院后,做了一系列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做了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肖敏被证实确实患了浸润性乳腺癌。幸运的是,检查结果也排除了出现全身其他部位转移的可能。

应医生和他的团队为肖敏制订了合适的化疗方案。经过几次化疗后,治疗显示出了很好的效果:乳房红肿很快消退,乳腺肿块也明显缩小了。看到这些明确的治疗效果后,应医生再次安排肖敏入院,同时为其做了乳腺癌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术后肖敏继续接受综合性治疗。

治疗后,肖敏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复发转移。她也一直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去医院门诊复查,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做个梳理,了解一下炎性乳腺癌

临床上,炎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且病情相对较重的乳腺癌,发病常较急,病程进展也相对较快。由于癌细胞常播散到皮下淋巴管网,形成癌栓,往往导致淋巴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受阻扩张而大量充血,表现为乳房的皮肤红肿、增厚、变硬,出现橘皮样外观等。随着充血越来越严重,皮肤会逐渐变为类似瘀血的紫红色。局部皮肤还可能变得鲜红,出现水肿、水疱等,或出现斑纹状色素沉着。病变的皮肤温度常升高。

炎性乳腺癌时,乳腺会迅速增大、红肿、疼痛、病变范围迅速扩展,与急性乳腺炎极为相似,但发生炎性乳腺癌时腋下常可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而急性乳腺炎一般不会。

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有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炎性乳腺癌,如果确诊后迫不及待马上手术,由于很可能无法清除皮下毛细淋巴管网内的大量癌细胞,肿瘤常会卷土重来,导致治疗失败。

综上所述,炎性乳腺癌的治疗有其独有的特点。多项研究也显示,炎性乳腺癌在手术前行全身性治疗,可明显降低局部的复发率,并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无病生存率)。对于临床或病理已经证实的炎性乳腺癌,医生一般会要求先进行化疗,随后再考虑手术治疗,以避免盲目手术造成不良后果。(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应学翔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