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为什么要“练咳嗽”?怎么练?

患者术后身体虚弱,伤口疼痛,“咳嗽”仿佛成了不能承受之重。然而术后第二天一早,护士就会就守在床旁盯着患者咳嗽咳痰,想偷懒都不成。这是因为“咳嗽”这件“小事”事关重大。

术后为什么要“咳嗽”?

肺手术在全麻和气管插管下进行,患者在术中没有自主呼吸,呼吸道内分泌物无法排出;此外,气管插管还会刺激呼吸道产生更多分泌物。所以即便术前没有痰,术后也免不了有一两口很黏稠的痰液。

同时由于手术操作需要,采用单肺通气的手段(也就是让手术的肺不通气,让不手术的那一侧通气)使术侧的肺塌陷,变成一个瘪气球,也就是“肺不张”。手术结束时,医生会通过双肺通气(也就是让手术那一侧的肺从不通气变成通气的状态)把瘪了的肺再次吹起来,但不是所有患者术后都可以复张良好。

再者,术后麻醉造成咳痰反射较弱,返回病房后平卧时间较长,痰液排出不畅,容易在呼吸道内形成痰痂,增加感染风险。

综上,术后咳嗽的目的,就是尽快咳出痰液,使呼吸道保持畅通干净。同时,通过正确的咳嗽练习,促使肺膨胀,预防肺不张,尽量减少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

咳嗽排痰,这个姿势才正确

1、用气去咳嗽

首先是要坐起,上半身保持直立位。有些患者在手术之后用嗓子咳嗽,能听到好像只是嗓子在使劲,而并没有很好的排痰效果。一定要记得,咳痰时让肚子或者胸腔来加压。建议您尝试这样做:先深吸一口气,随后小声且均匀地发出“一”的声音,然后肚子使劲,让自己吐出一口气,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是“咳嗽”了出来。家属也可以感受一下。

2、刺激气管咳嗽

您还可以通过刺激气管来诱发咳嗽。具体做法是,先深呼吸,医生用手指从胸骨上窝的位置把气管向两侧挤压,气管周围的神经感受到拉伸之后,有时候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咳嗽一阵子,但不是所有人的反应都很敏感。

术后“练咳嗽”,时机很重要

您可能会问:术后前两天咳嗽太痛苦了,能不能等不疼了,有劲了再咳嗽?

不能。

锻炼的时机很重要。如果痰液沉积在呼吸道里不能排出,很容易引起肺部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若术后肺不张,将会引起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随着时间延长,肺复张的难度越来越大,效果也会越来越差。所以,鼓励您不管有痰没痰,都应该积极、正确地咳嗽,锻炼肺功能。有些患者术前会咳嗽,术后突然觉得“不会”了。这一般是由于术中控制咳嗽的神经有一些电损伤、或者插管造成声带麻痹而导致的。别着急,一般几天就能够缓解。

同时,医生会考虑到您术后没力气、疼痛,给予适当足量的止疼药,必要时请康复科、营养科的医生会诊,在睡眠、心理及营养方面给予您更专业的指导。因此,您不必顾虑“伤口裂开”,保存好体力,大胆地咳嗽吧。

家属也要配合医生、鼓励患者,不能因为担心亲人“受罪”就纵容患者 “偷懒”。家属可以平时多帮助患者拍背,用震动的方式让痰液更容易咳出。拍背的方式和力度,需要在护士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当然,有的患者因疾病、术式、年龄、体力、耐受程度等限制,虽然很努力,也可能会有痰多咳不出、肺膨胀不理想等情况。医生会酌情使用气管镜吸痰等方式帮助您排痰和肺复张。只要您良好配合,积极锻炼,相信一定可以度过“咳嗽”这道难关!

共同审核: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廖日强副主任医师 董嵩医生 夏津医生

共同作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王兴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