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我国肺癌患者有望用上哪些新药?

过去的两年,肺癌治疗领域可谓百花齐放,上市新药主要集中在发展迅速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领域。2018年,我国批准了4个肺癌新药——安罗替尼、赛瑞替尼、纳武利尤单抗和阿来替尼,令人欣喜的临床疗效,为越来越多肺癌患者带来希望和信心。

2019年上半年,我国肺癌患者还会迎来哪些重磅新药?腾讯医典整理了如下4个有望获批上市的肺癌新药,与大家一起翘首以待。

艾维替尼:媲美奥希替尼的国产第三代EGFR靶向药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我国NSCLC患者中,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是最常见的一类突变。

艾维替尼,是首个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也是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的原创新药。

  • 临床研究发现,艾维替尼具有高选择性,能够不可逆地抑制肺癌EGFR突变基因,选择优势高达近300倍,因而副作用非常小;
  • 同时,艾维替尼能克服耐药突变,具有媲美目前唯一一个第三代EGFR靶向药——奥希替尼的优势。

2018年6月25日,国家药品审评中心接受了马来酸艾维替尼的上市申请,并将其纳入优先审评,目前处于“在审评审批中”阶段,预计很快就会打响肺癌靶向新药中国上市的第一枪。

达克替尼:第二代EGFR靶向药中的一员虎将

达克替尼(Dacomitinib)是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第二代EGFR靶向药,用于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

  • 与经典的一代EGFR靶向药吉非替尼(易瑞沙)相比,达克替尼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且对亚裔患者的效果更加明显。

2018年9月28日,美国FDA批准达克替尼用于EGF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2018年5月21日获得了国家药品审评中心承办受理,并获优先审评资格,目前也处于“在审评审批中”状态,预计2019年上半年可获批上市。

恩莎替尼:ALK靶向药克唑替尼耐药的解决方案

在NSCLC患者中,除了最常见的EGFR突变(约占35%)之外,ALK突变也是重要的一型(约占2%~5%),多见于年轻、不吸烟或轻度吸烟的肺腺癌患者。

  • 恩莎替尼(X-396),是一种高选择性的第二代ALK抑制剂,如果ALK突变阳性的NSCLC晚期患者克唑替尼治疗后,出现了疾病进展、不耐受或耐药情况,恩莎替尼治疗或许有效。
  • 此外,恩莎替尼同样可用于ALK突变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根据此前Ⅰ、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恩莎替尼一线治疗可使患者客观缓解率达8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26.2个月。

2018年12月27日,国家药监局已经受理恩莎替尼的上市申请,有望在2019年上半年成为第一个上市的国产ALK靶向药。

Durvalumab:有望成为首个获批的PD-L1抗体

对于不携带EGFR和ALK两类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免疫治疗新药Durvalumab与atezolizumab一样,都属于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单抗类药物。

  • 2014年3期临床试验中,证实了Durvalumab是首个能使Ⅲ期NSCLC患者临床获益的PD-L1单抗。
  • 研究显示,一线放化疗后疾病没有进展的Ⅲ期患者,Durvalumab作为维持治疗,能有效阻止癌症进展,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达16.8个月,而未用药者只有5.6个月。

Durvalumab分别于2018年2月和5月在美国和加拿大获批,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III期)NSCLC的治疗。2018年12月26日,国家药品审评中心承办了Durvalumab的上市申请,有望成为首个在国内上市的PD-L1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