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免疫治疗,有哪些新动向?

免疫治疗是通过免疫系统达到对抗癌症目的的治疗方式,是生物治疗的一种。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杀死体内异常细胞,具有“排除异己”的功能。但是,肿瘤细胞常伪装成“自己人”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测,然后在体内肆意繁殖。因此,提高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的能力,并有效杀死甚至杀净,是免疫治疗的主旨。

目前胃癌领域的免疫治疗进展如何?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免疫治疗的进展情况。

胃癌疫苗

针对胃癌,目前有大量疫苗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我国研制的 MAGE-3 多肽纳米疫苗,在小鼠中对胃癌的抑制率达到了 37.81%。疫苗与化疗药物联用,是一种被关注较多的方法。日本一项研究中,进展期胃癌患者联合应用 VE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1)和 VEGFR2多肽疫苗与替吉奥(S-1)+ 顺铂时,中位生存期达到了 14.2 个月。G17DT 作为一种具有胃泌素特征的“免疫原”,理论上可以使体内产生抗体阻止细胞在胃泌素作用下生长,其在研究中也被证实,与 5-氟尿嘧啶 + 顺铂联用时,可激发体内的免疫反应,并且出现免疫反应者的生存期更长。

免疫调节剂

这类药物包括非特异免疫增强药物和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

非特异免疫增强药物,简单说,就是增强全身免疫力的药物,例如香菇多糖(Lentinan)、匹多莫德(Pidotimod)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功能是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发送抑制信号,使其无法逃避免疫细胞的识别。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免疫检查点被不断发现,也使其成为了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大量药物应运而生。目前,已获批的用于胃癌治疗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有抗 PD-1(即程序性死亡分子 -1)抗体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均已出现在美国 NCCN 胃癌指南中,这两种药物已在我国上市。此外,针对免疫检查点细胞毒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CTLA-4)的药物研究也在进行中,例如 Tremelimumab(曲美木单抗)。

细胞治疗

又称细胞过继治疗,是将患者体内的正常免疫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扩大培养或改造后,再输回患者体内,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措施。目前只针对一些晚期患者开展了一些小型的临床研究,在部分患者中引起了免疫反应,少部分患者出现了肿瘤消退。但是其应用还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总之,肿瘤免疫治疗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肺癌、黑色素癌等走得相对靠前,胃癌则紧随其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发在世界范围内都在如火如荼进行着,并且已有药物上市,细胞疗法也在慢慢成熟,具有很大潜力。免疫治疗未来有望成为攻克胃癌的有力工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王鹏亮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