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关键的一环是输注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主要栖息于红骨髓中,它就像种子一样,虽然在骨髓中含量只有 1% 左右,却可以生根发芽,不断自我复制,并且可以分化成各种血细胞。
为了获取足够的干细胞,早期的移植需要对供者进行半身麻醉,从髂骨采集 1000 毫升左右的骨髓血,才能保证移植的正常进行。
到上世纪 90 年代,研究发现应用细胞动员剂可以将原本栖息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动员入外周血中,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血液成分,就能获得所需的干细胞,这个过程就称为造血干细胞动员。这是移植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通过采集动员后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与骨髓采集相比,大大降低了采集风险。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少,通过注射动员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加 20~30 倍。
注射动员针剂后,部分供者或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背酸痛、头痛、乏力、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症状,但一般均为轻度,注意多饮水,一般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束后 1~2 天会自行缓解,不需要特别处理。如症状比较明显,为不影响休息睡眠,可适当给予镇痛药口服,对症处理。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国内外至今还没有发现其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和持久的危害。
另外,动员期间宜清淡饮食,避免食用煎鸡蛋、肥肉、油煎、鱼汤、骨头汤等油腻食物,以防血中含有过多脂肪,造成干细胞回输时困难。可以进食牛奶、蛋类等富含钙质的食物,适当服用钙片。采集当天切勿空腹,以免引起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