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雾霾天里,我们离肺癌还有多远?

  雾霾警报再次响起!现在关于雾霾和肺癌的新闻层出不穷,什么北京肺癌发病率10年上升四成,女性肺癌发病率33年持续上升,肺癌一跃超过乳腺癌成为女性高发第一大癌,我国的肺癌患者人数占了全球的1/3还多……

  那么肺癌和雾霾的关系已经明确了吗?肺癌是否能和宫颈癌一样进行早期筛查?

  一、雾霾和肺癌的关系昭然若揭

  虽然目前,我们对雾霾和肺癌的关系还缺乏大规模的调查证据。但大家耐心且听我分析一二。

  我们知道,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大小从0.1-100微米,其中10微米的颗粒可以进入上呼吸道,5微米颗粒可以进入细支气管,2微米左右(PM2.5)可进入肺泡,也就是肺的最深处。

  我们的肺泡极其脆弱,表面仅有一层细胞,真的可以用娇艳欲滴、吹弹可破来形容。PM2.5进入肺泡后,可直接损伤肺泡壁,导致局部炎症。

  炎症出现,人体细胞就会启动分化修复功能。细胞在上百亿次严格的复制和分化过程中,有一点误差就可能出现一个“异类”——它也许就是肺癌的始作俑者。也有研究表明,炎症和肿瘤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从某种角度可以看作是没有愈合的炎症。

  如此推断下来,我们可以说:雾霾导致肺泡局部的炎症,增加了肺癌发生的风险!

  二、这么可怕,我要不要做个肺癌筛查?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可怕,是不是所有人都要进行肺癌筛查?”倒也不必这样草木皆兵。

  首先,有调查显示,即便是在高危人群中做肺癌筛查,肺部结节的检出率是24.2%,但最后证实,这些结节中96.4%都跟肺癌没什么关系(医学上称为假阳性)。在普通人群的筛查中,假阳性率将更高。

  其次,被筛查出来的疑似患者,需要观察2到3年才会最终得出答案,不仅给患者及家庭造成极大的恐慌,更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

  另外,虽然筛查用的低剂量螺旋CT,放射量已经比较低,但并不是说完全没有辐射。如果您不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平白受此辐射是没有必要的。

  三、那到底谁需要筛查?来对号入座

  那么我们就来讲讲到底哪些人属于肺癌高危人群,是需要筛查的。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所以以下内容只是我个人就国内目前的状况,结合美国指南内容,推断出的该做肺癌筛查的人群。

  1、强制性筛查人群

  年龄55-74

  吸烟史>30包年(每天吸烟包数和吸烟年限相乘,如:一天一包吸烟30年,或一天2包15年)

  戒烟<15年

  2、高危人群:(建议筛查人群)

  年龄>40岁(包含下列任一高危因素)

  吸烟≥20包年

  有二手烟接触史;

  有肺癌家族史;

  本人有其他肿瘤病史;

  患有肺纤维化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长期在雾霾严重的城市从事户外运动;

  长期接触油烟。

  建议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

  四、筛查肺癌最好的方法,看这里!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低剂量螺旋CT。低剂量螺旋CT能有效检出小于1厘米的肺部小结节,比较适合肺癌的早期筛查。也许有人会问拍X光片可不可以?答案是——不可以。

  有研究证明,同时用低剂量螺旋CT和X光片筛查了53454名年龄在55-74岁之间的居民,CT检出率是24.2%,就是说将近1/4的所谓正常人发现肺部有结节,而X光片检出率仅为7%。

  而且通过与CT对比发现,X光片检出问题的人群当中,有将近20%左右最后证实与肺癌无关。

  低剂量螺旋CT的辐射剂量是常规CT的1/4,对于肺癌高危人群来说,发生肺癌的风险,跟这点辐射的风险相比,要大得多。

  五、抽血查肿瘤标志物,探索中!

  很多人听说过肿瘤标志物,这个标志物就是肿瘤的代谢产物,它们被释放进血液,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推断出肿瘤的存在。

  但很遗憾,目前还没有发现哪类肿瘤标识物,可以有效的进行肺癌筛查。

  六、基因预测肺癌,待研究!

  大家也许都知道前几年一个很热的新闻,国外某影星根据基因预测结果,预防性切除了乳房和卵巢。在肺癌领域,学术界并没有认可基因预测癌症这个事儿,它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都有待研究。

  在我国,痰检肺癌相关基因突变,正在进行中,希望能早日依据大数据,建立中国肺癌高危人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