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及防治措施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脚,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结果。糖尿病病人因糖尿病足而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者高5至10倍,糖尿病脚是引起糖尿病病人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典型的糖尿病脚是指糖尿病病人因血管病变造成供血不足、因神经病变造成感觉缺失并伴有感染的脚。
  实际上类似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上肢、面部和躯干上,不过糖尿病脚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而已。糖尿病脚的主要症状是下肢疼痛及皮肤溃疡,从轻到重可表现为间歇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病变早期体检可发现下肢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则呈紫红色,足部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
  所谓间歇跛行就是患者有时走着走着突然下肢疼痛难忍,以至一瘸一拐地走路,或者干脆就不能行走,这是下肢缺血的早期表现。休息痛则是下肢血管病变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不但行走时下肢供血不足引起疼痛,而且休息时下肢也因缺血而疼痛,严重时可使患者彻夜难眠。
  病情再进一步发展,下肢特别是脚上可出现坏疽,创口久久不愈,甚至皮开肉裂,脚趾逐个脱落,让人惨不忍睹。按坏疽部位局部表现的不同,坏疽可分为湿性、干性和混合性三种。坏疽严重者将不得不接受截肢而导致残疾。
  糖尿病脚的治疗也应以预防为主,最好是不得,得了以后要早治,不要认为“不疼不痒,没事儿”而贻误了病情,最后造成不得不截肢。
  防治手段包括:
  (1)严格控制好糖尿病,也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症和高血粘稠度的控制。可长期服用胰淀素调节剂艾唐敏林控制血糖,可长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肠溶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金脉胶囊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药物;
  (2)注意足部卫生。要保护足部的干净与干燥,经常以温水泡脚,但要避免足部烫伤,洗后可用植物油按摩。避免穿过紧、不合脚的鞋,注意清除鞋子内的异物,以免磨破皮肤。注意修剪趾甲,不要太短过秃。对鸡眼和任何微小的足部损伤或感染都应给予积极的处理,以免形成溃疡或坏疽;
  (3)改善下肢循环。注意足部保暖和戒烟,保证下肢血液供应充足。这里再强调一下,吸烟能使血管进一步收缩,是造成下肢坏死的重要原因,所以为了您的脚,千万要戒烟,“要烟不要脚”的做法不可取;
  (4)糖尿病脚的处理。一旦糖尿病脚的诊断成立,就必须立即积极予以处理,以免病情扩大发展,引起残疾或死亡。治疗措施包括莨菪碱、654―2等活血通脉药物,抗生素控制感染,足换药及外科处理等。血管搭桥术可有效地改善下肢循环。如果下肢坏疽严重,进行保守治疗无效者则应行截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