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医生是如何诊断的?

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指恶性肿瘤细胞在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内弥漫转移,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文献报道约 3%~5% 的晚期 NSCLC患者会出现脑膜转移。在确诊发生 LM 的 NSCLC 患者中,肺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为 84%~97%,而肺鳞癌仅占 1%~6% 。

LM 的诊断比较困难,目前医生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脑脊液(CSF)及影像学等方法进行综合诊断。

1. 临床表现

由于肿瘤细胞侵犯的部位不同,LM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产生多灶性症状和体征,也可表现为孤立的神经系统受累。

LM 通常表现为脑实质受累及脑膜刺激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行走困难、精神状态改变、癫痫发作及意识、认知、感觉障碍等,其中头痛最为常见)、颅神经受累等表现及脊髓和脊神经根刺激症状。

所以,NSCLC 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警惕是否存在脑膜转移。

2. 影像学检查

全脑及全脊髓钆造影剂增强 MRI,是目前诊断 LM 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增强 MRI 诊断 LM 实体肿瘤的敏感性为 70~85%,特异性为 75~90%。对于合并有典型临床症状的 NSCLC 患者,增强 MRI 的典型表现可作为 LM 的一个诊断依据供医生们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有 20%~30% 的患者在进行腰椎穿刺后、再进行增强 MRI 检查,会出现假阴性结果,所以医生常会在进行腰椎穿刺前,先做增强 MRI 检查,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3. 脑脊液(CSF)检查

(1)CSF 细胞学检查

CSF 细胞学检测找到肿瘤细胞是诊断 LM 的金标准。不过,单次腰椎穿刺检查的敏感性仅为 50%,所以,通常医生会推荐患者进行 2 次腰椎穿刺检查,可将敏感性上升至 75%~85%,而 3 次及以上腰椎穿刺诊断获益很小,因此没有必要为了提高检出率而多次进行腰椎穿刺。

除了细胞学检查外,新型检测技术对 LM 的诊断也有帮助。CSF 肿瘤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TM-iFISH)、CSF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CTC)以及 cellsearch 等新技术的应用,都可以部分提高检出率。

(2)肿瘤标志物检测

临床上常用于 CSF 检测的肿瘤标志物包括 CEA、NSE 和 Cyfra21-1,它们的升高对 LM 诊断有提示意义。

(3)基因突变检测

液体活检是近年来肿瘤诊断的一项新技术,与外周血循环肿瘤 DNA(ctDNA)相比,脑脊液中 ctDNA 准确性高得多。也就是说,目前使用液体活检技术来诊断 LM 有较高的价值。上文提到的 CSF 检查也刚好可以作为 EGFR、ALK等基因检测的标本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LM 转移灶的基因改变与原发灶及其余转移灶可能不同,目前研究提示 LM 转移灶中 EGFR T790M 突变检出率较颅外标本低,而脑脊液中 MET 扩增较 EGFR T790M 突变更多。

4. LM 诊断流程

介绍完上述诊断方法后,让我们再根据美国 NCCN 指南中的内容,来了解一下医生在诊断 NSCLC-LM 的具体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