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占甲状腺肿瘤的4.8%-16.5%,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一般女性发病较多,而男性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和一般癌瘤好发于老年人的特点不同,甲状腺癌好发于青壮年。据报道,甲状腺单发结节中,甲状腺癌占15.6%-28.7%,而多发结节为10%左右。
甲状腺癌一般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四种病理类型。不同的病理类型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乳头状癌:
是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好发于年轻女性,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60%;癌瘤生长缓慢,从发病到就诊可达10-30年之久。病灶一般为单发,体积大小不等。大的肿瘤往往伴有囊性变,易误诊为甲状腺囊肿。乳头状癌虽可能很早就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但是恶性度较低,10年存活率可达88%。
2、滤泡状癌:
占甲状腺癌总数的20%,肉眼检查时看到滤泡状癌是一种具有包膜的实性肿瘤,切面呈红褐色,常可见到纤维化,钙化和出血坏死。滤泡状癌多见于40~60岁的中年人,临床表现与乳头状癌相类似,但癌块一般较大,较少局部淋巴结转移,而较多经血液转移至肺、骨。
3、甲状腺髓样癌:
又称滤泡旁细胞癌,是发生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占甲状腺癌总数的7%,瘤体一般呈圆型或卵圆型,边界清楚,质硬或呈不规则形,切面灰白色或淡红色,可伴有出血坏死及钙化,肿瘤直径平均约2~3cm。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中度恶性的癌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约10%为家族性。临床上除了和其他甲状腺癌一样有甲状腺肿块和颈淋巴结转移外,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慢性腹泻史并伴有面部潮红等症状。
4、甲状腺未分化癌:
较少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15%左右,好发于老年人。未分化癌生长迅速,往往早期侵犯周围组织。肉眼观癌肿无包膜,切面呈肉色,并有出血、坏死。主要表现为颈前区肿块,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常伴有吞咽困难,呼吸不畅,声音嘶哑和颈区疼痛等症状。颈旁常伴有肿大淋巴结,经血转移亦较常见,此种肿瘤恶性度极高,平均存活时间在3~6个月左右。
甲状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多数无症状,偶发现颈前区有一结节或肿块,有的肿块已存在多年而在近期才迅速增大或发生转移。甲状腺癌肿块易较早产生压迫症状,如伴有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可出现患侧静脉怒张与面部水肿等体征。甲状腺癌还可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如肺转移与骨转移等。因此当颈部出现硬而固定的淋巴结节或肺和骨骼有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时,应仔细检查甲状腺。值得注意的是,结节的良、恶性与结节的大小无关;与结节是否可触及无关;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恶性危险性与单结节的恶性危险性相同。即便甲状腺结节被诊断为良性,也需对患者进行随访。良性结节通常会越来越小,而恶性结节则会增大,尽管增大的速度很慢。
手术治疗:
彻底的手术切除是甲状腺滤泡状癌和乳头状癌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除肿瘤直径小于1厘米且局限于甲状腺内的,均应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不主张行甲状腺次全切及单叶切除。
放射性碘131治疗:
放射性碘131治疗不仅可彻底摧毁手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还有利于血中肿瘤标志物–甲状腺球蛋白(Tg)含量的测定,可简便而又灵敏地监测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此外,术后残留或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软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肺、骨等远处转移灶均应首选碘-131治疗。治疗前患者需停服甲状腺素(优甲乐)3-4周左右,其目的是使体内促甲状腺素(TSH)显著升高,从而增强甲状腺癌转移灶摄取碘-131的能力。甲状腺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一般不具有摄取碘-131的功能,因此,不适合采用碘-131治疗。
甲状腺激素治疗:
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抑制人体血清促甲状腺素,而血清促甲状腺素能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因此,甲状腺激素治疗能够去除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的环境,达到治疗的目的。
甲状腺激素治疗的意义:
(1)维持甲状腺的正常功能;
(2)抑制垂体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无论是甲状腺全部切除,还是部分切除,均应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长期随访的目标就是对可能复发的患者进行密切监测,早期检出复发灶有助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
颈部超声检查对发现颈部癌肿转移敏感性高,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应行颈部超声检查,评估甲状腺和双侧颈淋巴结的情况,之后可根据病人血清Tg水平和复发的危险性每年复查一次,最少持续3~5年。
在手术或碘131放射线治疗后一年内,应该每三个月一次抽血检查游离甲状腺素、甲状腺球蛋白及甲状腺刺激激素(TSH)的浓度。一年后,则每隔六个月检查一次。如果一切正常,两年后,可以改为一年检查一次。
甲状腺球蛋白浓度可以作为乳头状癌及滤泡癌是否复发的指标,若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浓度超过10ng/ml,需做进一步检查并接受治疗。
当治疗后没有或仅有少量正常甲状腺组织残留时,诊断性全身碘扫描也是最有用的随访方法。此外,所有的癌症患者均应每年作一次胸部X光检查,以查看是否有肺部转移的情形。髓质癌的患者则可追踪甲状腺降钙素的浓度,以侦测癌细胞是否复发。
与其它恶性肿瘤相比,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发展相对缓慢,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因此,患了甲状腺癌不用过分担心,只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就可以像健康人一样地生活和工作。一般而言,甲状腺癌的预后良好,如乳头状癌的二十年存活率可超过90;滤泡癌的十年存活率约为80;髓质癌的十年存活率约为60至70;其中只有未分化癌的死亡率较高,患者常在诊断确定后数月内死亡。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桥本甲状腺炎可能是发生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目前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限制碘摄入量可能有助于延缓甲状腺自身免疫破坏进展。病人已有甲状腺功能减低或明显的亚临床甲减时,必须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硒是人体内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抗氧化剂。
具有防衰老、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拮抗重金属毒性等重要生理功能。硒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硒干预治疗可减轻或抑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免疫损伤。2003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确认硒是抑癌剂,补硒使肿瘤的死亡率降低一半,大剂量补硒可减轻化疗药物治疗时的毒性,并可显著提高放、化疗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