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是人体内一些突变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现象,由于其繁殖速度快,且具有高度侵犯性及转移性,容易造成组织器官的病变,最后导致器官功能丧失并危及生命。本文将介绍在成年人中最常见发生的肝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首先,目前在国际上肝癌有多个分期系统,包括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等。根据我国患者的发病特点,国内也有自己的肝癌分期系统。下面咱一起了解肝癌发展的四个分期特点,分别由肿瘤范围、预期寿命、治疗选择、复发率和康复来介绍。
目录
一、 肿瘤范围
肿瘤发展的程度,下一步该如何处置,是患者与家属共同的担忧。确定诊断,根据肿瘤范围、严重程度和肝功能等评估,临床分期如下表1,是选择治疗模式及评估预后很重要的依据。一般来说,第Ⅰ和Ⅱ期为局部早期,第Ⅲ期常指严重的局部浸润,第Ⅳ期通常已经有转移。
表1 肿瘤分期表
进一步了解肝功能Child-Pugh评级及体力活动状态PS评分详见链接:
二、 预期寿命
根据临床数据和经验,预期寿命取决于患者的身体素质、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心态。一般在早期发现癌细胞,尽快进行干预治疗,患者的预期寿命相对较长,所以发现身体有异常,请尽早就医,即使不幸发现癌细胞了,也不要害怕,应该积极调整心态和体质,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预期寿命也会更高,下表2整理了肝癌四个分期的预期寿命特点。
表2 预期寿命表
三、 治疗选择
说到治疗,医生都是“按指南办事”。目前主流指南有美国的NCCN指南和我国的CSCO指南,对于四个分期肝细胞癌的治疗推荐见下表3。
表3 中美指南对II期肝细胞癌的治疗推荐
上面专业指南的“行话”有点难懂,我给您“翻译”一下。
可手术
对于早期患者,如果肝功能良好,身体能耐受,医生通常建议手术治疗,彻底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肝组织。同时,也需要保留具有良好血供,血液和胆汁回流的肝组织,以便术后肝功能代偿,降低术后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
可移植
对于伴有临床门静脉高压和(或)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肝细胞癌患者,医生会考虑进行肝移植。在移植前,有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过渡性治疗,如射频消融、介入化疗、靶向治疗等,以控制肿瘤的生长。
不可手术
如果患者肝功能欠佳,或身体情况无法耐受手术,医生还有好几种局部根治方法,如消融、介入和放疗,同样有望根治肿瘤。
消融:是指在CT或磁共振引导下,将探针或针头插入肿瘤内,利用电流产生的热量,或冷冻剂(比如氩气)产生的超低温,将肿瘤“烫死”或“冻死”。
介入:是指通过插管的方法,把导管放置于“供养”肿瘤的肝动脉内,并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杀死并“饿死”癌细胞。
放疗:放疗能更精准聚焦癌灶,能够适应肿瘤形状,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肿瘤释放射线,如同一把看不见的“射线刀”,把肿瘤切干净,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相当于阻断了肿瘤的“粮草供应”。吃靶向药一段时间后,多数患者会发生“耐药”,病情恶化,则需要使用更强的靶向药或是VEGFR2抗体雷莫芦单抗治疗,也可以采用新型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系统化疗:系统化疗尽管疗效略逊于靶向治疗,但也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和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指南推荐的系统化疗方案包括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或亚砷酸。
最佳支持治疗(BSC)和姑息治疗(又称为缓和医疗):具体的治疗包括镇痛、纠正贫血、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营养支持治疗。对于出现腹水、黄疸、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以及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患者,指南建议进行对症处理以减少患者痛苦。
四、 复发率
在第Ⅰ和Ⅱ期阶段的患者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之后,肝细胞癌仍有可能复发,手术后5年的复发率为70%,复发高峰为术后1~2年。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因此在术后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复发。
五、 康复和护理
在第Ⅰ和Ⅱ期阶段的患者在进行抗病毒治疗之外,也必须认知到酒精肝、脂肪肝、肝炎、病毒感染以及不洁饮食等,都是肝癌的风险因素。因此,在治疗后,需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对于第Ⅲ和Ⅳ阶段的患者,不只同样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心态,积极与医生沟通病情并且特别需要家属给与更多的支持、照料与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