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 常见问题系列(五):安全性

目前 CAR-T 的安全性如何?有哪些常见的副作用?

CAR-T 细胞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毒副作用,其中最常见的有三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及 B 细胞耗竭。这些毒副作用的产生与输注细胞的数量或时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而是与 CAR-T 细胞在体内的扩增和存续相关。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CRS 的发生是由于 CAR-T 细胞在体内扩增时诱导参与肿瘤免疫的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并启动一系列细胞因子的释放所致。

CRS 引起的症状类型广泛,轻重不一,可从仅有轻微的类似感冒症状到多脏器功能衰竭需要重症监护治疗。患者通常在细胞输注后 3 周内可经历发热、心动过速、低血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及(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症状。

CRS 的严重程度可能与治疗时的肿瘤负荷相关,因此,在细胞输注前可进行适度的预处理化疗,以减少肿瘤负荷而提高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尽管也与 CRS 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因其发生率可高达 50%,通常被独立分开归为一类,症状可表现为轻度的行为异常、反应迟钝、失语和癫痫等等。这些症状往往是可逆的,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患者。

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细胞因子释放、CAR-T 细胞渗入中枢神经系统及 CAR-T 细胞输注的剂量等多种因素相关。

B 细胞耗竭

CAR-T 细胞治疗所致的B细胞耗竭是由于带有相同肿瘤抗原的正常 B 淋巴细胞也受到 CAR-T 细胞攻击所致,其持续时间与 CAR-T 细胞在体内的存续时间呈正相关,可从数天至数年。长期的 B 细胞耗竭可导致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定期静注免疫球蛋白可减少机会性感染的风险。

CAR-T 治疗后出现发热该怎么办?会影响疗效吗?

CAR-T 细胞治疗后出现发热往往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其中的一个临床表现和体征,也是 CAR-T 细胞在体内发生免疫反应的间接反映。

高热患者可服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片,并使用冰袋、冰帽及冰毯等辅助降温。因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抑制 CAR-T 细胞功能,发热时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但若在使用各种退热措施后仍高热持续不退,应警惕发生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可能,需进一步加强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监测各脏器功能。对有发生严重 CRS 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使用 IL-6 拮抗剂或激素。

由于目前接受 CAR-T 的患者大多数为 B 淋巴细胞肿瘤的晚期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并且在接受 CAR-T 细胞前的 FC(氟达拉滨+环磷酰胺)预处理治疗后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因而也极易发生感染导致发热。感染所致的发热则可通过抗生素等药物抗感染治疗。

什么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如何处理?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发生是由于 CAR-T 细胞在体内扩增时诱导参与肿瘤免疫的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并启动一系列细胞因子的释放所致。

CRS 引起的症状类型广泛,轻重不一,可从仅有轻微的类似感冒症状到多脏器功能衰竭需要重症监护治疗。患者通常在细胞输注后 3 周内可经历发热、心动过速、低血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及(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症状,实验室可检测到患者血清 IL-6、干扰素和 IL-10 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增高。

出现轻度 CRS 的患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而对出现 CRS 3-4 级或满足严重 CRS 标准的患者,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由于发生严重 CRS 的患者往往呈多脏器中重度功能障碍,而且病情进展非常迅速。因而,临床医师在对严重 CRS 治疗过程中需一日多次完整评估和综合考虑患者各脏器的功能状态,及时用药,托珠单抗和(或)激素是其中最重要的 2 类药物。

另外,多学科协作诊疗在 CRS 治疗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让患者得到最合适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