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格替尼:不易耐药,疗效更好的第二代 ALK 靶向药

布格替尼是一种治疗晚期肺癌的新型靶向药,属于第二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药(ALK-TKI),目前主要用于治疗 ALK 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尤其是脑转移患者。

第一代 ALK 药物如克唑替尼,在治疗后 9~12 个月常会发生耐药;而布格替尼对这类耐药患者也有显著疗效。

美国上市:ALK阳性晚期肺癌的更好选择

2017 年 4 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布格替尼上市,用于 ALK 阳性、对克唑替尼不耐受或用药后病情进展的转移性 NSCLC 患者。

推动布格替尼上市的关键性研究就是 ALTA 研究。

这项研究将 ALK 阳性的 NSCLC 脑转移患者分为两组,A 组每天口服布格替尼 90 毫克,B 组前 7 天口服布格替尼 90 毫克,随后每天口服 180 毫克。结果发现,两组患者脑转移的客观缓解率分别达 46%、67%。中位颅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 15.6 个月和 18.4 个月。这表明,布格替尼对脑转移患者有效,并且每日口服 180 毫克效果更好。

美国指南推荐:晚期肺癌,布格替尼可“接棒”克唑替尼

2018 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推荐:针对 ALK 阳性的晚期 NSCLC 患者,布格替尼可用于二线治疗。

这一推荐是基于另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发现,克唑替尼治疗无效的 ALK 阳性 NSCLC 患者,经过布格替尼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时间可达 9.2~12.9 个月。

布格替尼在我国尚未上市

布格替尼在国内尚未获批上市,但 2018 年的一份指南对 ALK/ROS-1 阳性晚期 NSCLC 患者推荐 :ALK 阳性患者使用克唑替尼出现耐药后,考虑到二代药物在我国尚未上市,鼓励患者参加临床试验,以获得新药治疗的机会。对有条件获得二代药物的患者,建议二次活检后,分析耐药点突变状态,选用敏感的二代药物进行治疗。

正在开展的研究

目前有许多研究致力于探索布格替尼在肺癌治疗的应用范围、疗效及安全性,其中最主要的方向有两个,一是探索布格替尼在其他国家/种族人群中,能否复制现有的研究结果,二是探索布格替尼能否克服同类药物耐药的问题。为便于浏览,下面通过表格简单介绍两个代表性研究。

              表1:布格替尼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编号 NCT03410108 NCT03535740
研究人群 ALK 阳性晚期 NSCLC,日本患者 艾乐替尼或色瑞替尼(同属第二代ALK靶向药)治疗后进展、ALK 阳性晚期 NSCLC
试验状态 患者招募中 尚未开始患者招募
研究类型 2 期临床研究 2 期临床研究
主要结果 尚无结果 尚无结果

小结

布格替尼作为第二代 ALK 靶向药,对克唑替尼治疗后耐药、及出现进展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缓解了克唑替尼对 ALK 阳性 NSCLC 颅脑转移无效的困境。

目前,布格替尼的价值已获得国外认可,在肺癌治疗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期待布格替尼尽快在我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