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肝硬化为良性病变,多为慢性进展,病程较长。肝癌为恶性肿瘤,病情进展较快。
在我国,目前引起肝硬化的病因以病毒性肝炎为主。肝癌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也与病毒性肝炎有关,临床上典型疾病发展过程为:乙型肝炎感染→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也被称为“肝癌三部曲”,也就是说肝硬化有可能演变为肝癌。
肝硬化通常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临床上将肝硬化大致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可有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可出现肝区疼痛、破裂出血、转移、感染等。
肝硬化和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主要方法。
肝硬化及肝癌的预防都应该注意:1、保证充足的休息。2、适量饮酒、不滥用药物。3、常吃蔬菜水果,不食用不新鲜或发霉食物。4、避免感染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共餐一般不会引起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