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进行治疗?

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存在着正常的多克隆造血和白血病性单克隆造血两类细胞群,白血病治疗目的是杀灭白血病克隆、恢复持久的正常多克隆造血。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治疗应分阶段进行:

  1. 第一阶段是诱导治疗,目的是杀灭白血病细胞,达到骨髓常规检查恢复正常;
  2. 第二阶段是缓解后治疗(包括巩固、强化、维持治疗和髓外白血病防治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目的是清除残余的、常规检查方法不能发现的白血病细胞,以减少复发、争取长期生存。

缓解后治疗可以人为地分成几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为巩固治疗,通常是重复使用原诱导方案1~2个疗程,亦可有所改变;
  2. 第二阶段为强化治疗,不仅用药剂量比诱导化疗更大,而且经常要在原诱导方案基础上增添或换用不同的药物,治疗一至数个疗程;缓解后治疗的最后阶段是维持治疗,即应用剂量较小、不引起明显骨髓抑制的化疗,通常持续时间较长。AML缓解后治疗还包括干细胞移植的应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是一个整体,包括支持治疗和抗白血病治疗。支持治疗是抗白血病治疗取得疗效的重要保证。抗白血病治疗主要是指多药联合化疗,一般分诱导治疗、巩固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三个阶段,总疗程约需2~3年;在诱导、巩固强化治疗期间也十分重视“庇护所”白血病的防治。

诱导治疗的目的在于迅速清除机体内99%以上的白血病细胞负荷,重建正常造血,恢复受损的组织器官功能。诱导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体内仍有109以下的残留白血病细胞,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

缓解后治疗包括巩固强化、维持治疗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防治等,目的就是要消灭体内这些残存的白血病细胞,阻止耐药和复发,延长生存,争取治愈。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在过去20余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甲磺酸伊马替尼(IM)成功用于临床,开创了分子靶向治疗肿瘤的时代,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作为90年代缺乏移植条件的CML患者治疗首选的干扰素已不再推荐为一线治疗。

随着IM临床应用时间的延长,IM耐药的问题逐渐显现,二代、三代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不断问世,临床试验结果令人鼓舞,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CML患者受益。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通常不需要立即治疗,而是观察等待。观察等待是指医生会定期检查以判断患者疾病进展,但不进行治疗。对于早期CLL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观察等待,因为这些患者通常可以在不治疗的情况下生存很久。

然而,其他类型的白血病通常不建议采取观察等待。在观察等待期间,患者需要:

  1. 定期复诊,接受各种必要的检测,包括影像学和血液检查;
  2. 学会观察症状,并懂得判断在何种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